近日,在江苏索普集团质检大楼内,工人们正在安装暖气片取暖设施。“合理利用公司余热蒸汽,既能取暖首胜证券,还能降低冬季用电负荷。这是咱们职工代表在今年年初恳谈会上提出来的,最近降温了必须赶紧安排上。”索普集团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范立明告诉记者。
索普集团始建于1958年,原为镇江化工厂,现有工会会员近2700人,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、江苏省首批“幸福企业建设试点示范单位”等荣誉。1994年,公司探索召开与职工代表面对面的恳谈会,至今已30余年。近五年来,经职工提出、集团落实的项目达到120个,有效化解基层矛盾,职工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%以上。
一问一答,幸福指数跃升
“请问公司领导,今年的年终奖是否会随公司效益而有所体现?”“会!”这是2018年恳谈会现场职工和董事长的一问一答,现场响起阵阵掌声。在索普,类似这样的恳谈会每年都会上演,为集团领导与基层职工之间架起了一座又一座零距离沟通的桥梁。
“我们家的恳谈会一般安排在每年的职代会召开期间,每次会议时间为半天,由董事长、总经理现场接受职工代表的提问,集团领导班子成员、职能部门负责人、基层分工会主席均列席,职工代表人数按不少于全体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六选举产生,覆盖企业经营管理、规划发展、技术创新、安全环保以及生产一线几乎所有领域,具有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。”全国优秀工会主席,索普集团工会副主席马海燕说,“如遇重大事项,集团也会临时组织召开恳谈会。”
给范立明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次恳谈是在2021年,“当时,400多名内退职工一起反映,与在岗职工待遇差距大,要求提高内退工资。甚至有70多人自发组队到集团‘上访’。当时集团工会快速了解职工诉求,向内退职工耐心解释差别待遇是因为不在岗所以没有绩效奖励,同时向行政方积极争取增加内退职工生活费,让内退职工和在岗职工一样,能够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,安抚这部分职工的情绪。”
如今,恳谈会被集团作为制度建设完善,形成了闭环系统——包括议题征集、双向交流、跟踪落实和成果反馈四个环节。会前,工会广泛听取收集职工意见建议,经梳理分析后提交给集团领导,给领导预留思考空间。“会上,职工代表面对面地现场提问,集团主要领导现场答复或说明解决路径,有些问题需要会后进一步求证的,由集团工会在会后进行整理汇总,提请集团相关职能部门或单位作出进一步答复。”马海燕告诉记者,“会后,我们家会形成一期《工会信息》专辑,对职工意见分类整理,明确职能部门和整改时限,由职工代表监督问题落实,事项的办理结果最终也会进行公示反馈。”
记者发现,马海燕只要提及公司首胜证券,几乎都离不开“我们家”这几个字眼。让她颇为自豪的是,很多职工在恳谈会后都表示“心气顺了、干劲足了”,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近年来仍在提升。
有求必应,赢得一致好评
作为化工行业的老企业,存在的难题之多可想而知,比如部分职工不愿接受三班倒、厂区停车难等。“我们遇到问题一点都不担心,因为有恳谈会。”职工代表、集团热电厂设备员赵文斌心满意足地说。“一次恳谈会上,有职工提出虽然休息时间足够,但就是不愿意上三班。没想到集团大力提高三班津贴、新增三班工龄补贴和责任补贴,现在职工最多的能拿到2800多元的三班费。”赵文斌透露,以前,大家不愿意上三班,现在是大家抢着上三班。
哪怕是三年疫情期间,答应职工的恳谈也从未间断,集团将线下会议直接搬到线上,启动线上征集,再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倾听职工心声。“在2020年的线上恳谈会上,有一位代表提到,职业晋升通道单一,渴望开辟更多晋升通道。”这个话题引起了众多职工的共鸣,赵文斌至今记忆犹新,“在疫情期间,集团紧锣密鼓谋划,突破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的‘天花板’,构建了行政管理、技术管理、职能管理、生产操作、特种作业五个大类以及管培生培养特殊通道等‘5+1’职工职业发展体系,给足职工成长空间。”赵文斌已在技术通道上顺利晋升为副主任工程师。
“还有,还有……”在赵文斌的记忆库里,可圈可点的恳谈实在太多了,“哪怕是大家体检血压指标高,期盼公司买血压仪这点小事,集团都雷厉风行地执行了,即建设健康小屋,为职工提供血压测量、体脂检测等服务。”“大家觉得化工厂的自来水有味道,担心影响健康,恳谈会后,集团迅速安装了知名品牌的净水器。”
在职工代表、人力资源部部长郭兵看来,恳谈会上“交锋”最激烈的那次“主角”是电动自行车。一开始,职工提出骑电动车上下班,充电不方便,集团快速响应安装好充电桩等设备。但后来,集团环保安全部提出职工上下班骑电动车事故频发,对公司安全生产和职工身心健康均产生了严重的威胁,建议集团层面禁止职工骑电动车,鼓励大家乘坐厂车上下班。经过来回多次恳谈,集团提出倡议,呼吁大家乘坐厂车,同时新增厂车停靠点、拓展职工私家车停车场,逐步减少或停用电动车充电装置。这样既照顾了职工的需求,也践行了安全导向。
“集团的有求必应给职工群众带来的是满满的归属感。”范立明透露,每次恳谈会一结束,职工代表回到工作岗位,周边的同事都会围过来,刨根问底询问领导们针对大家的问题给予了哪些答复。
初心如磐,赋能高质量发展
“相比以前,集团招聘来的大学生,工作不久就会离职,现在的离职率大大下降,职工队伍非常稳定。”范立明介绍,“2018年集团全面引进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,明确职工收入与集团经济效益紧密挂钩,并进一步向一线职工倾斜。近几年,一线职工收入增幅30%左右。”
作为市属国有企业,索普立足“创新求索、普惠民生”企业文化,从职工的角度组织恳谈会,提升职工参与感与工作积极性,还提升了企业文化认同、顺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
“在镇江市区,走在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,穿着以中国红为底色,在左胸上方印有‘SOPO’蓝色字样工作服的同事。”郭兵认为,职工已将“我是索普人”深深地刻在脑海里,打心眼儿里把公司当成了“家”。
是什么支持集团这么多年坚持与职工恳谈?范立明透露,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大学毕业后至今坚守在索普,与索普共成长,他们对公司的情感和直面职工提出疑难问题的魄力是无人能及的,这个恳谈会就是最好的证明。职工代表、工会干部杨文告诉记者,前不久,董事长还主动提出改造厂区厕所,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。一旁的马海燕连连点头,她表示,在索普,职工之事无小事,集团每年都会挑出8~10个恳谈内容列入当年的为职工办实事项目。
记者问:“现在各种搜集意见建议的渠道这么方便,继续开这样的恳谈会还有必要吗?”集团董事长胡宗贵坚定地回答:“技术再发达,其他渠道再多,也替代不了面对面的温度。数据能汇总问题,但只有真诚的对话才能碰撞出火花。恳谈会不是走形式,而是我们管理层‘挽起袖子干活’的态度——问题要当面听,建议要现场论,责任要当场领。职工敢说真话的会场,才是企业发展最需要的。”
如今,这场恳谈会已升级为“2.0”版本,在帮助职工解决问题保障权益之余,由领导向职工宣贯企业发展前景,启发职工改变传统思维方式,让广大职工的“金点子”和“心里话”成为集团发展的智慧源泉。近五年来,职工提出的多项科技创新项目新增直接经济效益高达5300万元。
(江苏工人报记者 陆夏彩君 徐睿 范翊)首胜证券
永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